第五百零七章争夺人才 (第1/2页)
榜单有如巨石投湖,掀起冲天浪花。榜单上的名字成为风云人物,进士、举人两榜的前三名更是成为耀眼的明星,而作为进士榜第一的杜骥最为光彩夺目。
杜骥住在襄阳城东的陈家老店,得中进士科第一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,襄阳门阀纷纷发来请帖,还有人询问他是否娶亲,即便杜骥善长为人处事,仍感觉应接不暇。
京兆(长安)杜氏世代是三辅地区的名门望族,杜骥十三岁那年其父让其前去问候生病的韦华(前文提及此人)。北地风俗,探望亲友的疾病要派子弟前往。韦华因不满杨佺期夺取襄阳,与夏侯轨、庞眺逃奔长安,被姚兴授官中书令。
韦华命其子韦玄接待杜骥,韦玄博涉经史,尤善属文,与杜骥交谈发现此子年纪虽轻,家学渊源,是少年俊杰,于是以女妻之。
杨安玄灭姚秦得长安,韦华因怕杨安玄记恨其叛逃杨佺期之事,举家逃往彭城,而杜家并没有离开,而且父兄在北雍州任官。王镇恶为北雍州刺史时听闻杜骥的声名,征辟他为州主簿,杜骥不就。
襄阳试行科举,杜骥为之心动,想与天下士子一争高下。三场比试下来,杜骥信心满满,只不过没想到自己居然高中第一。
屋中坐满前来拜望的人,座中不乏同在进士榜的人物。清茶淡雅、高谈阔论,杜骥微笑相和,举止温文,让人如沐春风。
随从进来禀报:「骥郎君,吏部王侍郎前来拜访。」
屋中立时一静,众人把热切的目光投向杜骥,吏部侍郎王虞是朝廷重员,掌握着天下官员的升迁废黜。更难得的是这位王侍郎出身琅琊王氏,是故尚书令王珣次子,其兄王弘是豫州刺史,甚得宋公信重。
堂中有人知道吏部尚书是尚书左仆射刘穆之兼任,刘仆射一身多职,将来很可能卸任吏部尚书之职,那最有希望继任的便是这位王侍郎了,没想到王侍郎居然会亲来拜会杜骥。
杜骥眼中闪过激动之色,从容起身揖礼道:「诸公稍待,愚前去迎接王侍郎。」
机灵人早已站起,笑道:「愚等蝇附骥尾,愿随杜郎君一同前去迎接王侍郎。」
一句话点醒众人,屋中人纷纷起身附和,杜骥也不多说,一甩衣袖领先出门。
一辆牛车停在客栈外,几名护卫站在车边。杜骥快步上前,对着车厢揖礼,高声道:「长安杜骥恭迎王侍郎。」
身后诸人齐齐揖礼恭声道:「恭迎王侍郎。」
车帘被一只纤手撩起,一名侍女探出半张俏脸往后扫看了一眼,然后又缩了回去。随即一声轻咳响起,乌帻巾、青纱夹袍,广袖飘逸,在侍女的掺扶下,风头履着地。
王虞温和地对着众人揖礼道:「有劳诸君相迎,愚有礼了。」
杜骥见王虞年岁略长于己,短须白面,面容清癯,手中持着麈尾,名士派头十足。
寒暄两句,众星捧月般将王虞迎进杜骥所住的客舍,众人将王虞奉入上席,王虞笑着让杜骥在他身旁坐下。
谁不想在吏部侍郎前留下印象,将来授官能得到照应,纷纷上前来行礼通报姓名,王虞耐着性子等一屋子人都见过礼,道:「愚找杜郎君有些事,请诸君暂时回避吧。」
众人无耐,告辞离开,有些人不死心,守在客栈中,准备等王侍郎离开时再寒暄几句。
杜骥命人焚起清香,换上香茶,王虞轻摇麈尾,笑道:「度世,愚此来特为恭贺你高中进士榜榜首,八千试子独占鳌头,可喜可贺。」
杜骥脸上泛起红光,谦逊地道:「侥幸而已。」
王虞夸赞了几句,道:「此次科举是朝廷授意襄阳试行,愚离京之前,天子再三叮嘱,得中高贤一定到召入京中委以重任。度世位列第
一,可随愚进京觐见天子,以度世的才学,至少也是五品。」
杜骥心知,所谓天子,宋公之意也。宋公和雍公年前在竟陵交战,两公暗中开始争夺天下。雍军夺取长安时,杜骥就在长安城中,见过雍军的雄壮,而后雍军败夏国、西秦,灭仇池,杜骥与父兄暗中议论皆认为杨安玄夺取天下的可能性更大。
王镇恶在长安搜刮财物,纵弟索要,杜骥认为必生祸患,所以不接受王镇恶的征召。而此次襄阳科举,天下举子皆来应试,杜骥觉得这是个良机,他对自己的才学有信心,若能高中必能引起雍公注意,很快成为雍公麾下的干将。
宋公让王虞召自己进京为官,杜骥并不以为意,自己身为进士榜第一前往建康,这不是公然打雍公的脸吗,父兄在长安如何容身,京兆杜氏还想在长安立足吗?
想到这里,杜骥笑道:「多谢王侍郎美意,此事还需问过家父后再行决定。」
王虞目光一沉,杜骥虽然没有明言但实际拒绝了自己的好意。
摇了摇麈尾,王虞看似不经意地道:「度世,这次进士科第一原本是雍公身旁的书令史余应。不过梁王和愚都觉得阅卷者有所偏颇,向雍公力争方才让度世名列第一。」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